“15年了,我们终于找到你了……”6月6日,青岛市社会福利院供养对象高鹏(化名)被久违的亲人们紧紧拥抱在怀里。在福利院、公安部门、救助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高鹏通过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比对确认,顺利找到自己的家人,踏上了返家的路途。
赠送锦旗
事情要从15年前说起。高鹏父亲称,他们一家是河南商丘人,儿子幼时因病导致智力残疾,2008年离家走失,家人曾多次发动亲戚朋友在外寻找,但受限于当时的条件,一直苦寻无果,杳无音讯。
(资料图)
2011年,高鹏从青岛市救助管理站进入青岛市社会福利院集中供养,年龄尚小的他因存在智力障碍,说不清家住哪里、父母是谁。从接收高鹏的那一刻起,市社会福利院就承担起了对他的基本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心理疏导、落户教育、交流沟通等多项工作。工作人员从分析高鹏的需求和问题入手,制定短期、中期、长期服务计划,采取个案、小组、家庭等保护模式,通过在康乐活动中扮演“伙伴”,在生活教育中扮演“引路人”,在交流沟通中扮演“知心人”等角色,架起了双方的爱心桥梁,并从未放弃过帮助他寻找家人。
寻亲圆梦
高鹏从刚入院时的懵懂少年,成长为懂事知礼的小伙子。当听到熟悉的乡音,看到熟悉的面孔,高鹏憨憨地笑了起来,一声“爸爸妈妈”让其父母再也忍不住,抱着高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一刻血浓于水的亲情涌动,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高鹏的父母感慨孩子在外多年没有受苦,并不断地感谢福利院对孩子的悉心照顾,眼含热泪将一面写有“情深义重,大爱无疆”的锦旗交到了福利院工作人员手中。
高鹏与失散多年的家人团聚,只是近年来市社会福利院为众多供养对象成功寻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社会福利院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及救助部门为在院集中供养对象寻亲,已成功为10名供养对象找到家人。
寻亲圆梦
回家的路有多长,是一张薄薄的车票,是一箱沉甸甸的行李,还是一年又一年的寻觅,市社会福利院将持之以恒地把集中供养对象的“关键小事”当作“心头大事”,用实际行动助力团圆,守护万家灯火。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 通讯员 徐晓玲
责任编辑:崔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