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梦晴 通讯员 张梓琪 苏安矗
4月17日,在乐陵市第一场“乡村振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乐陵市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马猛介绍,该局持续聚焦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接续推进政策保障和产业就业帮扶,精准施策,积极作为,不断巩固拓展全市脱贫攻坚成果。
聚焦防返贫监测帮扶,实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建立“线上自动预警,线下入户核实,政策精准落实”的工作闭环机制,联合各行业部门进行系统数据比对,做到“动态监测、主动发现、及时救助”。为积极应对群众诉求,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网格员等作用,对尚未纳入监测帮扶范围的各类特殊群体开展重点排查,及时发现可能返贫致贫的困难群众,严格按程序进行认定,做到“应纳尽纳、即时帮扶”。2022年以来,全市共发布预警信息数据39071条,目前脱贫享受政策户有3822户6922人,监测帮扶对象82户247人。在德州市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考核中,我市荣获一等奖,并被奖予240万衔接资金奖励。
聚焦项目建设,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双受益。将原扶贫项目和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探索建立“1+N”衔接项目联审联批机制,实现项目从立项建设到竣工运营的全流程管理,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保障。2022年9月,德州市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推进会议在乐陵市召开,乐陵市作典型发言。同时,积极构建长效化产业带动机制,2022年共投入各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025.93万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4个,力促脱贫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同步增收。实施村内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19个,补齐了42个自然村内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投入协作帮扶资金300万元实施“烟乐合作,照亮乡村振兴路”项目,在马颊河、跃马河河堤高标准安装810盏太阳能路灯和12个公益灯箱,为西南部的孔镇、化楼、郑店3个乡镇的近150多个村庄、10万余名群众的夜间出行提供了照明保障。
聚焦行业政策落实,实现帮扶人口保障全覆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有针对性地采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金融帮扶、健康帮扶、教育帮扶等11种帮扶措施。比如在稳岗就业方面,开发了脱贫享受政策户、易返贫致贫户公益岗位579人,让困难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在金融助力方面,积极推进“齐鲁富民贷”政策落实落细,目前贷款额度达到1.03亿元,帮助530个农户及新型经营主体解决资金问题,助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持续促进增收致富。
扎实推进衔接推进区建设。今年,在铁营镇积极开展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就业带动、环境整治、人才培养、乡村治理、巩固成果六大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集中连片打造,推动乡村融合发展、全面振兴。项目总投资4560万元,包括4个产业项目和村级基础设施项目,共覆盖3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一般农户2680户,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重点监测帮扶对象87户,系2023年德州市唯一获批衔接推进区,建设案例在国家《乡村振兴简报》刊发。